九三阅兵后英国对华态度180度大转弯,英首相斯塔默为了实现访华,中方最想要的东西松口了,中国拖了7年的新使馆建设项目这回有戏?
本来在斯塔默政府上台后,英国政府对待中使馆新馆舍规划申请持开放态度,包括英国外长等高官都公开支持这一项目,结果事情在美国介入后发生了变数。
特朗普直接拿关税要挟英方,将否决中使馆项目作为关税协议的条件之一,而英方受到压力后,突然推迟了中国在伦敦建设新大使馆的规划申请,并要求提交更多详情,说白了就是变相了搁置了这一项目。
不过,中国九三阅兵结束不久,英国政府似乎一夜间想通了,派新任商贸大臣凯尔访华,一方面是希望推进中英经贸合作,另一方面就是为斯塔默访华打前站。
展开剩余73%而英方也拿出了诚意,凯尔否认了英国要与中国脱钩的可能性,表示中国是值得交往的重要大国,首相斯塔默渴望访华,他这次寻求与中方签署一份价值10亿英镑的交易。
为了实现这个目的,凯尔在中国最关心的大使馆建设项目上表态,强调中国想要发展对英关系,需要相应的外交设施,而非20年前的旧设施,直接打明牌表达了支持的立场。
既然英方把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,中方也趁热打铁,直言为外交馆舍建设提供支持和便利是东道国义务,中英都有修建新馆舍的需求,彼此应该相互支持。
那么,英国这次改善对华关系的诚意有多少?能够抗住美国的压力吗?
首先可以确定的一点是,促使英方强化对华关系的主要原因有三点:一是加强中英交往与合作是斯塔默政府的对华政策;二是英国经济陷入疲软,伦敦有强烈的需求打通对华经贸合作;三是美国对盟友态度反复摇摆,特朗普的背刺让英国感到心寒,不得不寻求外交上的突破。
英国工党在对华立场上更加务实,这也是斯塔默当局上台后,中英关系得到极大缓和的直接原因。
相比过去保守党混乱且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外交政策,斯塔默政府制定了长期稳定的对华政策,虽然还是戴着有色眼镜,但是认清了中国的重要性,其所谓的“合作、竞争、挑战”并存的3C原则,跟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较过去有着一定的进步。
如今英国政府高层接连访华,正是因为认清了必须跟中国加强接触和合作。
再者,如今英国政府也没得选了,本就因为援乌让经济捉襟见肘,斯塔默刚一上台就宣布英国已破产,再叠加美国加征的关税,这些都迫使英方不得不努力自救,而中国算是唯一的救命稻草了。
更为关键的是,特朗普政府对待盟友的态度就是不把他们当人看,美国原来是欺负小国,现在是专攻盟友,手起刀落眼睛都不眨,哪怕是美英的所谓特殊性关系也经不起考验。
在这种背景下,英国政府也必须给自己提前准备好一条退路,这也是为何这段时间中英高层往来空前频繁,各种对话机制挨个重启。
至于中使馆项目最终能否启动,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讲,英国政府的目的没有那么单纯,把其当成了一个跟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,在中美间两头要好处。
美国害怕英国跟中国走近,因此始终咬紧牙关不许英国政府开绿灯,但斯塔默又有跟中国合作的现实考量,因此在态度上反复摇摆,未来中国新使馆拔地而起是大势所趋,只不过过程里中美英还会有一番较量。
发布于:湖北省秦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